2009年11月4日 星期三

太極拳找回健康

大家都知道健康的重要性,要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,身心健康是首要的基本條件。所謂「預防重於治療,運動勝於醫療」;前人常云:活動、活動,要活就要動,平日培養良好的運動習慣,才是維持健康的不二法門。但是很多人在青壯年時期為家庭、事業及工作,常犧牲健康以賺取金錢來謀得三餐溫飽;到了老年卻是百病纏身,三天兩頭往醫院跑,再想以金錢及時間欲換回原來失去的健康。

而我原本也是這種人,平日沒有運動的習慣,更忽略身體健康的保養。直到八年前因腰酸背痛,身體僵硬疼痛到無法安然入睡,經常半夜痛醒,坐在床邊靠著自行柔捏來舒緩疼痛而撑到天亮,這時我才驚覺事態嚴重。經求醫診斷出罹患僵直性脊椎炎,這是一種主要侵犯脊椎關節及附近肌腱、韌帶等軟組織的慢性疾病,因其會使脊椎鈣化僵硬,使脊椎失去柔軟度而形如竹竿,故早年又稱作「竹竿症」。因延緩求醫錯失治療的黃金時期,醫師檢查出脊椎已有鈣化粘黏現象,且發炎指數也偏高。醫師囑咐我必須長期服藥定期追蹤診治;另一重要的治療良方可控制病情不再持續惡化,即是養成每天運動習慣:選擇能活動脊椎的溫和運動,例如游泳、柔軟體操、太極拳等。

太極拳,這個感覺很深奧難學的運動,早在十幾年前即耳聞台南高工王榮山老師有傳授學生打太極拳,只是個人無緣一窺究竟。或許是時機已成熟,某次聚餐宴會場合遇見王榮山老師,告知個人現在身體狀況並請益如何學習太極拳,獲悉王老師已從教職退休,現於台南中山公園教練場傳授楊家秘傳太極拳。真是天助我也,正苦於何處拜師學習太極拳,幸運之神就來敲門。驚覺王榮山老師已屆耳順之年卻未顯老態,氣色紅潤、精神飽滿之姿尤勝三四十歲年輕人,更讓人信服這套養生太極拳的功效。

記得初學太極拳時,我因脊椎僵硬更顯的動作不靈活及吃力,連基本的太極操:向前彎腰、左右彎腰、左右轉身甩手打腰等動作都相當艱難及痛苦,運動後需增加消炎止痛的藥劑量來抑制疼痛。當時真想放棄不學了,所幸老師耐心指導,告知練拳及基本操都需循序漸進,量力而為,勿操之過急與執著,不問每天收穫有多少,平常心待之,每天進步一點點,日積月累功效就自然顯現。師兄們鼓勵說:每天早晨花一、二小時來公園呼吸新鮮空氣,作太極操、打太極拳,流汗後神清氣爽,如此養成每天運動習慣即達健身養生的效果。言之有理,這不就是我最迫切需要的。

老師指導我們練拳時,要將每一動作與腹式呼吸自然結合,透過拳架招式配合吐納練氣以活絡五臟六腑,丹田之氣養足,則精、氣、神飽滿,自可達到治病保健效果。楊家秘傳太極拳是道家養生內功拳法,要學好這套拳法,著重在內功心法的修練,同門前輩常言「練拳不練功,到老一場空」,這大概在提醒我們這些後學晚輩練功的重要性。太極拳拳架要求鬆、緩、勻、柔、沉,氣順神斂,用意不用力,盤架要尾閭中正貫頂、涵胸拔背、沉肩垂肘、鬆腰落胯、氣沉丹田、虛實分明,剛柔得中、以意運氣、氣遍全身、節節貫穿,則意到、氣到、勁到。

進入台南中山公園教練場拜王榮山老師門下學習太極拳將近三年,因個人資質愚鈍又不夠認真學習(常有缺席翹課情況) ,所以還達不到「鬆」的境界,盤架也不夠標準。但是也讓我學會了太極拳十三式、楊秘太極拳第一二段,如有獲益都必須感謝老師耐心的指導。練拳這段期間每天以太極操、推手基本法、蹬腳扳腿與太極拳配合吐納練習,使得個人健康狀況日漸好轉,不僅免疫力提升,感冒次數減少,連同因長期服用西藥致胃腸不適的副作用也不藥而癒。脊椎柔軟度增加了,腰也彎得下去,如今作太極操不再是困難事,僵直性脊椎炎的病症也獲得控制,有這些收獲委實歸功於楊家太極拳所賜。為了自己的健康及良好的生活品質,楊家秘傳太極拳該是我今生要

認真學習的課題。

註:翁文彥 習拳二年十個月
任職於嘉南農田水利會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關於楊家秘傳太極拳

楊家秘傳太極拳由王延年老師在1940年代,在中國山西太原向師祖張欽霖所學得的拳架。

關於本會

臺灣楊家秘傳太極拳協會原名為中華民國楊家太極拳協會,
係由王延年宗師創立於民國八十四年十一月十一日,傳承先賢之絕學以推展楊家秘傳太極拳為主